《猫和老鼠》的故事相信大家是白看不厌的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,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,几乎所有人都曾因为猫与老鼠的恩怨情愁而捧腹大笑,叹息猫的愚蠢与老鼠的精明,在享受它们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同时,也许我们也曾有过淡淡的悲哀,至少我曾有过这样的感受,我们太缺乏自己民族的经典!
出生于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的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,没有经历十年文革浩劫,没有上山下乡,大多数人都是“沐浴在春风中,长在红旗下”的独生子,我们也习惯于接受新鲜事物,相信大家不会忘记守在12寸的黑白电视机前看《铁臂阿童木》,对聪明一休的佩服与羡慕,也忘不了《变形金刚》、《西曼》曾经带给我们的震撼,更别说美国两鼠这样的经典——《唐老鸭和米老鼠》和《猫和老鼠》,可以这样来说,我们是在国外动画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,偶有《西游记》、《葫芦兄弟》等作品也似乎只是昙花一现,在国外大作面前星光暗淡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。
不得不承认,我们在创新精神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,即使表现在动画这样一个小小的方面我们就可窥见一斑,我并非是个“吃里爬外”的人,我只是来阐述一个既定的事实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。
然而有时候,我却又对国人的创新“吃惊”,时下,当我们漫步在国内的大街小巷的时候,你一定会听到影相店里传来的当地方言作品,而最多的则是《猫和老鼠》,这个动画作品的第一个方言版本我于去年回四川的时候听到,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各地方言版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,从商业利益上看,这一创新无疑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。
今年在回四川的火车上还和同座的一个女孩聊起过,她是青海人,我们还在讨论青海版的《猫和老鼠》是什么样子,现在来西宁算是听到了,知道了在美国那个不说话的小老鼠在四川叫风车车,来了青海就叫尕宝儿了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。
在我的印象中,第一次接触方言剧要数四川方言电影《抓壮丁》,不可否认,那是堪称经典的方言作品,当然,在这里我只是讨论以电影或者电视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方言魅力,这是有别于地方戏曲的一种评判标准,在《抓壮丁》一剧中,不仅在于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,而更重要的是它运用了方言这样一种全“新”的语言形式成功塑造了诸如王保长,三嫂子等人物想象,后来重庆所拍摄的四川方言剧《傻儿师长》、《山城棒棒军》等也算得上继承了影视作品的精髓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。
而今反观时下流行的诸多方言版本,虽然运用了人们最熟悉的语言,但陪音的水平与质量实在有待于提高,我们在新奇之余,可能会深层次来思考这样的经典还算是经典吗?因为我知道,青海有个方言版的《大话西游》,而卓别林在《摩登时代》中也说上了四川话,我们与其这样来创新,不如多思考下怎么来表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猫和老鼠手机版卡片。
鲁迅在《狂人日记》中说:救救孩子
而今我们是否可以套用说说:救救经典